88858cc永利概況簡介
88858cc永利是教育部2021年5月批準成立的首批12所88858cc永利之一。學院着眼于未來科學技術原創,旨在建立以交叉學科研究為基礎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前瞻性、能夠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88858cc永利聚焦“大工程、大健康”未來戰略産業發展,依托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自動化等四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的優質科教資源,發揮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等重大科學研究平台以及國家集成電路産教融合創新平台科教協同育人、産教融合的優勢,凝練先進智能制造、生物醫學成像、光電子芯片與系統、人工智能等四個未來交叉學科技術方向,探索專業交叉、科教協同、産教融合的新工科人才培養新模式,着力培養驅動科學研究、引領未來科技和産業變革的人才,打造未來技術領軍人才培養基地。
●擁有一支高水平交叉學科教學團隊
學院在機械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光學工程、人工智能等學科專業方向具備一流師資和教學團隊。其中,機械工程專業包括院士7人、長江1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擁有兩個國家級教學團隊;生物醫學工程專業包括院士1人、國際學會Fellow 4人,長江、傑青等國際級人才12名、國家青年人才9人,并從倫敦大學學院(UCL)等名校引進多名海外教授擔任授課教師;光電信息專業建立了一支以國家級教學名師、長江/傑青等高層次人才領軍的核心課程教師隊伍,包括長江、傑青等國家級人才16名;人工智能專業擁有長江學者、傑青2人,優青、青年長江、青年拔尖2人,5位人工智能專家入選2018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
l打造學科交叉培養模式
學院重視強基固本,為學生打造寬廣的數理化基礎和深厚的生命科學專業素養,加強數理、信息和工程科學訓練;推進交叉融合,統籌工科、理科、醫科等不同學科的科教資源,促進跨平台科研成果轉化為本科教學内容;落實科教協同,依托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國家數字化設計與制造創新中心、國家集成電路産教融合創新平台等,建設深度融合的科技實踐項目課程,将科研名師、前沿學術引入到未來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培養當中,深度推進全員項目制和導師制;加強産教協同,與頂尖企業合作深化教學改革,包括教學設計、課程設置、實習實訓、共建共享實訓基地等。
l落實本碩博貫通個性化培養
學院依據未來特色技術方向,科學制定本碩博貫通培養方案;支持學生個性化發展,在“一方向一方案、一學生一方案”基礎上推行“單人訂制”課表,建立開放與交叉貫通相結合的選課制度,允許跨專業跨院系、跨學院選課和本科生跨層次選修研究生課程,盡早開展特色專業前沿教育。
l推行全方位立體式國際化學習
依托88858cc永利“高校國際化示範學院推進計劃”和“111”引智基地等國際交流合作平台,深化與世界一流大學,特别是一流交叉學科工學院的戰略合作和互學互鑒,并通過多種形式吸引國際學術大師參與88858cc永利的學生培養;全面提升學生國際交流能力,推進與海外大學學分互認機制,為每一位學生提供出國(境)交流機會,打造國際化育人環境。
l專業方向:先進智能制造、生物醫學成像、光電子芯片與系統、人工智能等
88858cc永利凝練先進智能制造、生物醫學成像、光電子芯片與系統、人工智能等四個未來交叉學科技術方向,發展未來社會急需的智能制造、智能感知、智能健康等未來技術領域,着力培養在“大工程、大健康”未來戰略産業驅動科學研究、引領未來科技和産業變革的高級科研或工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