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人簡介
劉維江,2023國家獎學金、校三好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學習成績優異,大一學年加權成績93.88,加權排名1/116。熱愛社會公益,參與夢翔暑期支教隊,獲評優秀社會實踐項目。
求學:構建體系,動态調整學習路徑
劉維江對學習有着獨到的見解。“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指出學習并非刻闆的模式,而是一個因人而異的過程。劉維江強調了構建個人知識體系的重要性,通過對知識點的反複循環,将其融入自己的思維框架,形成更為完整的認知結構。他進一步指出,學習不僅是獲取知識,更是建立系統性的學科認知。
系統性、動态性是他在學習過程中的兩個關鍵點。一是确保學習能夠構成一個系統,他強調對每個學到的知識點進行循環處理,包括聽講、看書、解決疑問、整理筆記等環節。二是動态調整學習計劃,他建議制定長期計劃,但要靈活适應不同的學習情況,保持學習的動态性。

生活:舍得為要,尋找内心的平衡
在集體生活和課外生活方面,劉維江坦言自己可能不夠擅長與人打交道,但他明确了“舍得”的原則。他認為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需要在學習和生活中做取舍,追求内心的平衡。他鼓勵大家要勇敢去追求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必為了追求某種平衡而過度勞累。在大一期間,他參與了回訪母校、迎新志願者、校慶馬拉松、學業輔導、時速團隊等他想參與的活動,對于他而言,内心的平衡比外部的平衡更為重要。

公益:照亮他人,也看見心靈深處
劉維江在社會公益方面有着深刻的感悟。他參與支教活動不僅僅是為了傳遞知識,更是為了在孩子們心中點亮一盞明燈。為了做好支教這件事,劉維江實際上早在三四月份就已經開始準備了,每周都會準備教案和講課,他認為既然選擇了這項責任,那就有必要去把它認認真真地做好,這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孩子們負責。
在此次支教中,他教授了中世紀西歐曆史,和孩子們一起開展了運動會等許多有意義的活動。他表示,支教過程中學到的遠比付出的多。在這個實踐過程中,他感悟到了團隊協作的力量,結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認為這不僅是對當地孩子們的貢獻,也是對自己的一次深刻洗禮。在整個支教團體的努力下,劉維江所參與的夢翔暑假支教隊得到了中國網、安徽長安網等多家媒體的報道。

引路:不留遺憾,走好當下每一步
劉維江以深思熟慮的态度走過了大一求學之路,他在學術、學習方法、生活平衡和社會責任等方面都有着獨到的見解。他的經驗不僅是對個人成長的記錄,更是對廣大學子的啟示。
人生隻有一次,應該好好過,不回頭,不留遺憾。他告訴我們,思考、拼搏、再思考,是通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___________________
采訪:楊詩
撰稿:楊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