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3日下午14點30分,未來工程本科生黨支部在光電信息大樓C117開展十一月主題黨日活動。工程科學學院、88858cc永利黨建輔導員黃凱熙,支部全體黨員、發展對象和部分23級入黨申請人參加。

活動中,來自研究生紅色理論學講團的袁雪同志講授了主題為“‘一帶一路’這十年:一帶繁花一路歌”的黨課。她以習近平主席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為引,從絲綢之路的經濟背景、“五通”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華科大助力“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三方面展開,解釋了“一帶一路”倡議的内涵,闡明了該倡議的重要意義。她強調:政策溝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保障,設施聯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優先領域,貿易投資合作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内容,資金融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支撐,民心相通是共建“一帶一路”的社會根基。

随後,支部黨員黃逸舟同志帶領大家一同學習《中國共産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講解了黨員發展工作流程與黨員發展相關材料書寫規範。最後她提出,希望各位入黨申請人具有純潔的入黨動機,保持正确的思想立場,能夠持續學習,在思想上終生入黨。

接着,預備黨員孫鵬卓同志主持開展小型集中研讨,研讨内容圍繞以下三個問題:
1. 怎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方向,小細節)
2. 怎麼理解“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相應的例子想法或舉措有哪些?
3. 小辯題:傳統文化如何永葆青春?(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辯證關系是什麼?傳統文化的變與不變、文化搶救、針對青年文化普及又應該是怎樣的?)

針對第一個問題,預備黨員楊煥鑫同志首先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築牢民族共同體意識既是主線也是底線。在大方向上,從建國初期的建立民族自治區,到這幾年抵禦企圖通過不法手段來分裂中華民族的外來勢力,我們在不斷築牢底線、守住底線。主線在于促進發展,在客觀層面上,可以從法律上明文規定,以法治維護基本意識;在主觀層面上,我們需要以開放包容的态度接受各民族文化,尊重差異性,但也要強調整體性和共同性,我們都同屬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民族文化。關于小細節,他提到學校的民族之星評選活動,同學們踴躍展示民族樂曲、舞蹈或樂器,展現中華民族多元民族文化,讓更多同學樹立起民族一家親的意識。

針對第二個問題,預備黨員梅宇豪同志、禹欣冉同志分享了他們的觀點。
梅宇豪同志認為,“兩個相結合”重要論述有着時間和内容兩個方面的層次和邏輯,強調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當下相結合、同中國的曆史相結合、同中國的國情相結合、同中國的曆史文化相結合。回顧百年黨史可以看到,中國的革命走自己的道路,一條“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而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實行和平贖買,強調正确處理“十大關系”與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在改革開放時期,我們強調“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強調四項基本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曆史性飛躍和創造性升華……這些都是做到“兩個相結合”的具體事例。

禹欣冉同志的發言着眼于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她提到,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成果。馬克思主義民族過程理論和“交往聯合”的觀點與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大一統” 天下觀等具有内在契合性,為我們觀察曆史上中華民 族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指導。11月18日開展的第十屆“石榴紅文化節”是一場文化盛會,集中展示了多民族文化之精粹,彰顯了我國中華民族多元文化底蘊,在生活中體現“兩個相結合”。

針對第三個問題,預備黨員尉時進同志提出了他的獨特見解。他認為,優秀傳統文化要想永葆生命力就要不斷更新以契合時代價值觀。外來文化之所以能被認同是因為有符合當代年輕人價值觀的地方,不可否認其存在優秀之處。對于外來文化中的糟粕我們應當加以抵制,對于優秀的外來文化要做到美美與共。要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是指要弘揚其中蘊含的民族精神,不必拘泥于形式,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要多樣化其形式以使其更具有吸引力,真正不變的應該是其中蘊含的中華民族的優秀品格。

會議最後,黨建輔導員黃凱熙同志對本次主題黨日活動進行了總結,稱贊本次活動有所創新與突破,同時也對大家提出了三個期望:
1.希望所有同志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站位。
2.希望黨支部發揮戰鬥堡壘作用,多以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豐富多樣的主題黨日、特色黨日活動。
3.希望各位作為向黨組織靠攏的黨員,以高而嚴的标準來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達标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特長,起到模範帶頭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