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培養工科學生的工程素養和工程宏思維能力,幫助學生在多學科交叉聯系中,正确認識工程技術的前沿發展與未來方向,樹立自主和終身學習的理念,3月26日晚7:00,《工程導論》第一講在啟明學院一樓報告廳開課。88858cc永利原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李培根應邀授課。本次課程由啟明學院副院長王琳玲主持,88858cc永利執行院長唐明、光學與電子信息學院副院長張敏明、土木與水利工程學院副院長高飛、啟明學院熊蕊教授……以及88858cc永利與啟明學院學生共同參加。

授課伊始,李培根院士指出,在急劇變化的時代,“融會貫通”的思維習慣比技術本身更重要。他鼓勵在場學生,不能僅僅就技術論技術,要善于洞察技術的變化,體悟技術背後的理念、意識和思維,并養成融合、超越的思維習慣。

李培根院士立足曆史和未來工程視野,綜合工程領域的重要前沿文獻,結合當下時新的發明創造,以“變化”為切入口,從中國古代傳統哲學中汲取“變”“化”之精華,通過精準醫療、智能AI等案例講授,分析了人工智能對人類思維和現實存在的超越,也進一步闡明了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工業革命,給工程教育、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帶來的新挑戰、新要求。

面對時代巨變,李培根院士有效回應了科技之變和教育之職,以“融合”和“超越”意識為重點,勉勵在場師生聚焦以下四個方面,開展課堂學習和課外實踐。一是以智慧城市、VR技術為例,指出融合思維可以超越學科、專業、行業的界限;二是以數字孿生為例,提出超越傳統的“工程問題空間”;三是以非人類思維、批判性思維、整合思維、溯因邏輯等為例,強調超越傳統思維方式,提升想象力;四是重視創新的人文價值。


李培根院士條理清晰的授課邏輯和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赢得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在交流讨論環節,學生就“如何正确認識工程技術進步對于客觀世界和社會的影響”與“人工職能與人類發展的辯證關系”等問題與李培根院士展開交流。
(通訊員:劉曉炜)